摩西奶奶绘画全集

16

间艺术家,但是成名后她成为一名备受欢迎的画家,由于其画作对
大众吸引力过高,画作的艺术性被忽略了。

在艺术史标签图表里,没有哪一个标签与所代表内容的关系像

民间艺术和大众艺术一样不稳定。萦绕20世纪伊始和最近几十年的

“高级—低级”二分对立,给不止一位博物馆馆长带来非议。

1

虽然

民间艺术与大众艺术关联紧密,有时彼此不可分离,但是,现代主

义艺术家们常常将它们纳入彼此独立的分类。人们认为大众艺术遭

到商业和机械化的败坏,而民间艺术却代表了一切纯洁的事物。20

世纪真正的民间艺术是一种逃避的却备受珍视的理想,是工业化之

前艺术地表达伊甸园的仅存证据。

然而,一经仔细研究,民间艺术常常不符合为其设立的理想化

标准。当然,从历史角度来看,民间艺术不反对商业化,很多民间

艺术家靠作品营生。认为民间艺术“纯洁”也不是指其不受任何影

响,传统民间工艺品受传承下来的形式的严格限制,即使更加独立

的画家也渴望彼此复制,流行出版物亦然。随着19世纪工业化如火

如荼的发展,曾经的手工艺品开始由机器代为生产,所以,民间艺

术黯然失色,大部分被商业化的大众艺术所取代。认为前者“好”,

后者某种程度上“不好”的观点,似乎有些武断,而正是这种普遍

的偏见构成了艺术界对摩西奶奶的认知。

如果摩西的职业生涯轨迹——从默默无闻的农妇到媒体宠

儿——发出了互相矛盾的信号,那么美国民间艺术的历史也不容易

理解。事实上,时至今日,没有人可以确切说出美国“民间艺术”

的含义,关于这一术语的确切定义仍存争论,

2

主要原因是民间艺术

这一概念不源于美国。字面上,民间艺术是大众的艺术,欧洲民间

艺术反映了农民与贵族之间社会经济地位的划分由来已久。  

欧洲民间艺术的出现可以大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来

自中世纪同行公会体系的无名工匠被二级结构取代,在这一结构中,

服务精英统治阶层的“高级”艺术家被提升到一定范围,与服务大

众的卑微艺术创造者们区别开来。这种极端的阶级划分不仅在名义

上主张人人平等的美国处处存在,相伴而生的文化机构也在千里之

外。19世纪后半叶,在美国开办第一批艺术学校和博物馆之前,只

有很少一部分美国艺术家跨越大西洋前往欧洲艺术院校学习。他们

图1.美国艺术家(作者不详),《两
个孩子的肖像》,1835年,板面油画

(90.2×7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