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颜色

毫无疑问的是,现有的这版《值得一看的佛像》最大的价值

在于它是彩色的。除了个别因素外,色彩在辨别和分类藏传佛教

各个本尊时有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只有素描图或文字描述时,

某本尊的实际外形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现有的这套

510个

本尊的彩色图集就显得格外有价值:由于这套图集的存在,不仅

仅是一尊的外形可靠而准确,而是所有的

510尊本尊和圣众都是

如此。此外,由于这套图集的存在,第一次能够比较来自同一个

作者的大量藏式绘画。

到目前为止,只对很少的西藏绘画进行过精确的色彩分析。

来自瑞士国家博物馆实验室的安内特

·梅尔对这套图集中包含图

241—243的卷本色彩进行了分析。梅尔女士每次取样的区域很小,

所取样本使用微量化学分析并辅以显微光学观察,同时还使用了

X光衍射探查。

对色彩的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总结结果见附表):

在某些图片内,景色中出现的绿色使用的是鲜绿色(乙酰亚

砷酸铜或矿物绿)

。对于色度较浅的绿色,颜料的使用更加细分,

作为底色的绿色比深绿色更加精细,在最浅的绿色中,加入了某

种白色(白铅)

。在西藏绘画中大量使用矿物绿很不寻常,因为西

藏绘画中主要用孔雀石制作绿色颜料。

深蓝色天空中的蓝色则来源于蓝铜矿。作为底色时较为精

细,颗粒尺寸在

10到35微米之间,大部分是10微米。同样的

情况是,浅蓝色区域中的蓝铜矿颗粒比天空中的深蓝色更加精

细,在最浅的蓝色中也加入了白色(白铅)。在图

242中,人物

背后的青绿色树木使用了蓝铜矿和绿色,后者很有可能是矿物

绿。边缘条纹所使用的青绿色是由矿物绿和人造群青配制而成。

云彩和天空边际处使用的另一种蓝色,则是来源于几乎蓝黑

色的颜料,即靛蓝。这种颜料用于增加天空颜色的光泽,也用于

勾勒草地和其他地方的线条。

边缘条纹中使用的红色包括朱砂。朱砂的颗粒尺寸完全一致

(在高倍放大之下可以发现完全透明的颗粒)

,而且有着美丽的色

度。但是无法判断朱砂是否来源于矿物颜料。考虑到朱砂可以很

快地溶解在王水之中,梅尔判断这些很可能是合成朱砂。

根据杰克逊等人

1

的观点,西藏画师使用朱红色(红铅)的橙

变色,而不使用各色度的红色或鲜红色。这也是本书中的现象,

佛身上僧服下方的着色(图

241—243)即是这种方式。

黄色仅使用在较宽的边框区域内,以及可能用于肤色的混

合。无法判断所使用的颜料,可能的结论是一种黄色有机颜料,

但不是印度黄。边框区域内的黄色混有白铅,但无法判断是将

白铅掺入了黄色,还是因为黄色的下面有白底,然后再由不均

匀的涂色所造成。

例如云和莲花这样的白色中仅包含白铅,这在西藏绘画中是

非常不寻常的。西藏绘画通常使用白垩制作白色颜料,没有发现

使用其他的白色颜料。在用于混色的白色中也仅仅发现了白铅。

纯黑色只用于山景和寂静尊的头发。这是一种炭黑色,包含

2—8微米的颗粒。显微结构显示这可能是某种植物黑。

金色大量用于修饰和勾勒线条。天空中的日月都使用这种颜

色。已经证实这种颜料使用的是纯金粉。银色未被发现使用,金

属有时显现出金色,有时则偏向银白色,但是这种效果显然是通

过底色来实现的。

《值得一看的佛像》——绘画方式的解析

就艺术史和宗教研究而言,这部四卷本著作都是相当稀有

1 Jackson, David P. & Janice A., 

Tibetan Thangka Paint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 London: 

Serindia Publications,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