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舌 

么怎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了呢?吴又可发现,舌诊是最有力的证据,因

为,人受热邪,舌象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

必有那么清楚。

 

就这样,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

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

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发展越来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

的诊治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

两大学派。

 

之后,人们又慢慢发现:通过舌诊诊断,能把内伤病也看得很清楚,

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舌诊就基本

成型了。

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

到现代,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它为什

么会准确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

什么,等等。经过分析,人们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丝状乳

,还有食物残渣、各种微生物等。人们还研究了当丝状乳头充盈的时

候,舌苔有什么变化等内容,分析得越来越细。这样,我们就越来越清楚

地认识到,舌诊是非常灵敏的,它能更直观地反映我们身体的情况。

① 数量最多、体积最小,遍布于舌背,外观白色丝绒状,具有一般感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