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著有《濒湖脉学》。
《图解本草纲目》,对每一种药物都配以清晰插图,尤其对药用植物的花、芯、茎、根都有纤毫毕现、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认对药,选对方。图文的完美结合,使读者完全可以一次读懂这本国医经典,是家庭生活必备的实用指南。
广受读者热评的经典图解畅销版本
200种品物、2066条实用易行的附方 剔除了原著中许多被当代科学证明的有毒害药品、失传药物后,仍收入品物1200种,附方2066条,不失其“大全”的容量。
500多幅精确逼真的彩色手绘图 生动精致地描绘出动植物的野外原生状态,极具实用和审美价值。能够极大满足自然爱好者在野外看图识药的要求。
本书阅读导航/2
中医药的起源和历代成就/4
如何鉴别中药材/6
《本草纲目》中国家庭第一生活大典/41
第一卷
序例
神农本经名例…43
七方………… 44
十剂………… 46
气味阴阳 …… 48
五味宜忌…… 48
五味偏胜…… 48
四时用药例… 49
标本阴阳…… 49
升降浮沉 …… 50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 50
五脏五味补泻…50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51
第二卷
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57
相反诸药…… 64
服药食忌…… 64
妊娠禁忌…… 64
饮食禁忌…… 65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66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68
张子和吐、汗、下三法 ………… 69
第三卷
百病主治
诸风………… 71
痉风………… 73
项强………… 73
癫痫………… 73
卒厥………… 74
伤寒热病…… 74
瘟疫………… 74
暑…………… 74
湿…………… 75
火热………… 75
诸气………… 76
痰饮………… 77
脾胃………… 78
吞酸嘈杂…… 79
噎膈………… 79
反胃………… 79
呕吐………… 80
呃逆………… 80
霍乱………… 80
泄泻………… 81
痢…………… 81
疟…………… 82
心下痞满…… 83
胀满………… 84
诸肿………… 84
黄疸………… 85
脚气………… 86
痿…………… 86
转筋………… 87
喘逆………… 87
咳嗽………… 88
肺痿肺痈…… 89
虚损………… 90
寒热………… 90
吐血衄血…… 90
齿衄………… 92
咳血………… 92
诸汗………… 92
健忘………… 92
惊悸………… 92
烦躁………… 93
不眠………… 93
多眠………… 93
消渴………… 93
遗精梦泄…… 94
赤白浊……… 94
癃淋………… 95
溲数遗尿…… 96
小便血……… 96
阴痿………… 96
强中………… 97
囊痒………… 97
大便燥结…… 98
脱肛………… 98
痔漏………… 99
下血………… 99
瘀血…………101
诸虫…………101
肠鸣…………101
心腹痛………102
胁痛…………103
腰痛…………104
疝…………104
痛风…………105
头痛…………106
眩晕…………107
眼目…………108
耳……………108
面……………109
鼻……………110
唇……………110
口舌…………110
咽喉…………111
音声…………112
牙齿…………112
须发…………113
狐臭…………113
丹毒…………114
风瘙疹痱……114
疬疡癜风……114
瘿瘤疣痣……114
瘰疬…………115
痈疽…………115
诸疮上……… 117
诸疮下……… 119
外伤诸疮…… 119
跌仆折伤…… 119
诸虫伤……… 120
诸物哽噎…… 120
妇人经水…… 120
带下………… 121
崩中漏下…… 122
胎前………… 122
难产………… 122
产后………… 123
阴病………… 124
小儿初生诸病… 124
惊痫………… 124
痘疮………… 125
小儿惊痫…… 125
第四卷
水部
雨水………… 126
露水………… 126
冬霜………… 126
腊雪………… 126
雹…………… 126
夏冰………… 127
流水………… 127
井泉水……… 127
节气水……… 127
醴泉………… 128
玉井水……… 128
乳穴水……… 128
温汤………… 128
碧海水……… 128
盐胆水……… 128
山岩泉水…… 129
热汤………… 129
生熟汤……… 129
甑气水……… 129